摘要:
目的评价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了56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平均随访9年(5~24年).手术时平均年龄67岁(54~83岁).手术时新鲜骨折48例,GardenⅡ型4例、GardenⅢ型37例、GardenⅣ型7例;其他8例.采用国产Moore型假体43例,国产珊瑚型假体13例.随访项目包括Harris髋评分和髋关节X线检查.然后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Harris髋评分系统进行评分,56例随访结果:优(90~100分)28例,平均98分;良(80~90分)7例,平均86分,优良率占62.5%;中(70~80分)5例,平均76分;差(低于70分)16例,平均53分.其中37例进行X线检查,20例(54%)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伴髋臼缘骨质增生13例(35%),伴有髋部疼痛12例(32%).股骨柄下沉小于5mm伴小转子溶骨或吸收者14例,占38%;股骨柄下沉大于5mm者11例,占30%.无一例发生髋臼中心性脱位.初次术中选取的假体头直径平均比股骨头直径小0.32 mm.56例病例中行翻修手术者9例,翻修率16%,均因为柄松动而翻修.相关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失败原因主要为柄松动,单极头对髋臼的磨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有较高的发生率,占54%,致使髋部疼痛的占32%,但并不是翻修的主要原因.假体头直径必须与髋臼相匹配,否则容易增加髋臼的磨损.对于肥胖患者,应该慎用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