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安徽省猕猴桃主栽品种金魁(高抗)、早鲜(中抗)、魁蜜(抗病)、华美2号(感病)、秦美(中感)和金丰(高感)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形态结构抗性方面,感病品种的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都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抗、感品种间皮孔、气孔的排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与品种发病率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以皮孔长度和气孔长度相关性最高,r分别为0.9278和0.9794;生理生化抗性方面,品种未感染溃疡病菌前,芽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存在规律性不强,一年生枝条、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品种感染溃疡病菌后,POD酶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中酶活提高倍数高于感病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病斑越大,POD酶活性越高.POD同工酶谱带表现出与酶活相一致的规律.
推荐文章
澳大利亚:发现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产业
澳大利亚
致病菌株
细菌性病害
新西兰
生物安全
猕猴桃园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生规律研究
猕猴桃
溃疡病
发生规律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猕猴桃
溃疡病
防治技术
新西兰:生物防控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前景看好
细菌性溃疡病
生物产品
猕猴桃
新西兰
防控
防治方法
效果试验
生物制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猕猴桃品种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细菌性溃疡病 抗性机制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518.2005.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148 1692 21.0 32.0
2 李淼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31 507 13.0 22.0
3 李瑶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 25 498 14.0 22.0
4 薛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8 130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猕猴桃
品种
细菌性溃疡病
抗性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学报
双月刊
0577-7518
11-1983/S
16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82-620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