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羊柴(Hedysarumleave)、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由于飞播为鄂尔多斯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而飞播后植物种子的出苗率与土壤水分及沙埋密切相关.因此,上述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反应的研究对当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温室控制实验,对4种植物萌发特性及出苗与水分和沙埋深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阐明了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水分条件和沙埋深度.结果表明,4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最适宜的供水量都接近于当地种子萌发时期的平均降水量,最适宜的沙埋深度为0.5~1 cm,过多的水分和过深的沙埋会降低种子萌发与出苗,反映了4种植物对沙区环境的生态适应.4种植物最适宜的供水量均为123ml,羊柴、柠条、籽蒿和油蒿的最适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0.5和0.5 cm.根据实验结果及当地气候特点,鄂尔多斯地区的飞播时间应由6月初提前至5月中下旬,以提高飞播植物的出苗率.
推荐文章
毛乌素沙地4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对沙埋及单次供水的响应
毛乌素沙地
飞播
荒漠化
沙埋
单次供水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植被恢复
4种荒漠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沙埋深度的响应
种子出苗
幼苗生长
沙埋深度
荒漠植物
沙埋与水分对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物出苗的影响
沙埋
水分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蒿属
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柠条锦鸡儿
沙埋深度
种子大小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幼苗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高原4种主要沙生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
来源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水分 沙埋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8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元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30 1093 13.0 30.0
2 聂春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高原
水分
沙埋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态学报
月刊
1005-264X
11-339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7021
相关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英文译名:Supported by Special Foundation of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官方网址:http://chinesetax.com.cn/fagui/fagui/bumenguizhang/kexueyuan/199609/fagui_1673159.html
项目类型: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高新技术创新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