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互联网不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温床,而是暴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载体.个性压抑是导致大学生大部分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互联网又往往容易成为宣泄被压抑情绪的工具.部分学生在习惯了网络宣泄后,开始依赖网络、沉迷网络,恶性循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加重.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认识网络的特点,尊重学生个体的存在,鼓励个性的展现,从而寻求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最佳方案.
推荐文章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互联网+
线上线下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路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互联网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期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个性压抑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6-3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4.2
字数 3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晓东 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 1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互联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个性压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4894
33-1221/R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