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两种吡唑啉衍生物为空穴传输材料(HTM)和BBOT为电子传输材料组成双层器件,获得了相对于组成材料的荧光光谱红移和宽化的电致发光.双层器件和HTM:BBOT等摩尔混蒸薄膜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测量表明,该谱带来自HTM/BBOT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根据器件的能级图,激基复合物的类型为BBOT的激发态BBOT*与基态的HTM相互作用的复合物.用HTM:BBOT混合发光层增加器件中激基复合物的形成界面,提高了器件的发射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纯正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黄绿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oly-TPD:BBOT
发光层厚度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多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最新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
发光原理
全色
柔性显示
稀土
聚亚苯基乙烯衍生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亚苯基乙烯衍生物
电致发光材料
修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唑啉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激基复合物的发射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激基复合物 混合发光层 颜色调节
年,卷(期) 2005,(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2-11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5.1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文清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 91 721 14.0 17.0
2 蒋雪茵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 102 764 14.0 17.0
3 张志林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 100 763 14.0 17.0
4 许少鸿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 61 584 14.0 17.0
5 张宝文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37 398 9.0 19.0
6 郑新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致发光
激基复合物
混合发光层
颜色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