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伊朗重质减压渣油精细分割成15个馏分,并对其中6个馏分的油水界面粘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伊朗重质减渣馏分的扩张粘弹性参数随馏分的增重以及扩张频率增大而递变.随馏分的增重,扩张模量、扩张弹性、扩张粘度逐渐增加,相角逐渐减小;随扩张频率的增加,扩张模量、扩张弹性逐渐增大,而扩张粘度、相角逐渐减小.轻馏分界面膜可压缩性好,缓冲作用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小;重馏分界面膜刚性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大.温度升高,界面膜强度降低,馏分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及扩张粘度在50℃(实验最高温度)时最低,同时馏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界面膜对外界的作用反应更迅速,相位差与相角减小.
推荐文章
原油活性组分油水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研究
界面扩张粘弹性
界面弛豫
界面活性组分
超临界萃取分馏(SFEF)
原油
不同结构破乳剂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
破乳剂
扩张模量
扩张弹性
界面张力
复合体系各组分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弹性的影响规律
界面剪切粘弹性
界面膜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界面张力弛豫方法研究复合驱油水界面膜的扩张性质
扩张模量
相角
界面张力弛豫
驱油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油减渣馏分油水界面膜的扩张粘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扩张粘弹性 减渣馏分 油水界面膜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炼制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648|Q656
字数 3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5.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路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49 6554 41.0 78.0
2 赵濉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90 1264 20.0 30.0
3 俞稼镛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70 1417 22.0 34.0
4 赵锁奇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413 12.0 16.0
5 李明远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74 962 17.0 26.0
6 彭勃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447 12.0 20.0
7 孙涛垒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9 263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张粘弹性
减渣馏分
油水界面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