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在中国学界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其中的一些格言式的论断,比如“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早已频繁地出现在法律学者与学生们的笔下和口中。在笔者看来,这本由4篇演讲稿汇集而成的仅仅8万字的著作,之所以在中国获得了较大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成功地揭示了西方文化(而不仅仅是西方法律)的一个本质特征:以宗教一法律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同时,它也揭示了西方人以宗教一法律为皈依的生活方式。在这本书中,伯尔曼先生一咏三叹,以预言家和圣者的口吻,探析了西方宗教与西方法律的共通性,论证了法律离不开宗教、宗教也离不开法律这样一些相互关联的命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方的宗教-法律与中国的艺术-伦理
来源期刊 法学家茶座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律与宗教》 西方法律 中国 文化形态 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 西方宗教 宗教-法律 艺术-伦理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D90-0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喻中 64 306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律与宗教》
西方法律
中国
文化形态
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
西方宗教
宗教-法律
艺术-伦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学家茶座
双月刊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出版文献量(篇)
3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