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method, 简称MPS法)直接数值模拟了蒸汽膜覆盖的液滴破裂, 求解了关于液滴、蒸汽和环境液体的二维Navier-Stokes方程. 计算结果表明蒸汽膜的存在抑制了液滴破裂, 液滴破裂的临界Weber数随蒸汽膜厚度增加而增加. 液滴破裂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液滴变形与破裂主要发生于后一个阶段. 同时计算结果揭示, 除了液滴与蒸汽界面处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较强外, 蒸汽膜覆盖的液滴破裂机理与无蒸汽膜覆盖的液滴破裂机理是一致的. 数值模拟结果的部分特征得到了相关实验的验证.
推荐文章
汽膜对熔滴水力学碎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
水力学碎化
汽膜
VOF方法
数值模拟
堤防决口水流水力学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堤防决口
口门形状
三维数值模拟
水力学特性
FLOW-3D
水力学聚焦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水力学聚焦
两相流
微通道
水下爆炸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
超压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维数值模拟蒸汽膜覆盖的液滴水力学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E辑 学科
关键词 液滴破裂 蒸汽膜 数值模拟 粒子法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32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4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75.2005.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佑杰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27 98 6.0 7.0
2 姜胜耀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92 334 9.0 13.0
3 贾海军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25 71 6.0 6.0
4 杨星团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55 158 7.0 9.0
5 段日强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11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滴破裂
蒸汽膜
数值模拟
粒子法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月刊
1674-7259
11-5844/TH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3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