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形态学观察、动物回归试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干扰试验以及血凝试验分离鉴定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表面有冠状突起.鸡胚连续盲传至第1~2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出现侏儒胚;分离株可显著干扰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病毒尿囊液无凝血活性,但经5g/L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10mL/L的鸡红细胞.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命名为AH3-04株.
推荐文章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传染性支气管炎
家禽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S1基因的序列分析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病理变化
产蛋量
打喷嚏
咳嗽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
诊治
呼吸道传染病
冠状病毒
接触性
呼吸型
腺胃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其N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N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2.659.6:Q503
字数 3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696.2005.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桂军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97 648 13.0 20.0
2 李郁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40 887 14.0 23.0
3 魏建忠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6 1011 16.0 24.0
4 何长生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0 82 5.0 9.0
5 吴忆春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7 54 4.0 7.0
6 朱启运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 6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N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