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病的中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栓塞前和栓塞后每次月经后,评估所有病人的痛经和月经量的变化,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谱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时间定于栓塞前、栓塞后当天、栓塞后第5天和每次月经后.随访5~44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栓塞前痛经和月经过多17例.痛经和月经过多缓解情况为:有效15/17(88%),无效2/17(12%).彩色多谱勒超声监测发现,栓塞前病灶血流信号丰富,栓塞后当天病灶和肌层血流信号消失,栓塞后第5天和其后每次月经后复查病灶和肌层血流信号恢复.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和病灶体积在栓塞后一月开始缩小,栓塞后3个月缩小明显,此后子宫和病灶的体积维持稳定,没有变化.栓塞后发热发生率13/17(76%),阴道出血发生率为12/17(71%).栓塞后怀孕并顺产2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新颖、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治疗方法,中期疗效显著.彩色多谱勒能量超声可以有效地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以及有助于筛选适应症.
推荐文章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动脉栓塞
子宫腺肌病
海藻酸钠微球
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比较
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下保守手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
栓塞术
治疗效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期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栓塞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69,4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3.4
字数 4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5.04.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 145 683 13.0 17.0
2 庄文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 56 221 8.0 11.0
3 李丽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37 414 12.0 19.0
4 朱云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29 398 12.0 19.0
5 陈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 172 694 11.0 16.0
6 郭文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 33 12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腺肌病
栓塞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