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33±12)岁.心动过速周期(370±95)ms.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7F Navi-Star在相关心室标测,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右心室流出道详细标测,根据激动图上最红色区域为较早激动部位,结合大头导管记录心室波最早、且起搏时体表12导联图形与心动过速一致处,作为消融靶点.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间隔部细标,标识较体表QRS波及His束电位提前的P电位处,作为靶点.温控60℃放电消融.以基础态及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反复电生理检查,不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作为成功消融终点.结果12例均成功消融,其中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7例,均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前中间隔部,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5例,起源于左心室后中间隔4例、中下间隔近心尖部1例.
推荐文章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临床报告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Ensite 3000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分析
室性早搏
电生理学
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
右室流出道
导管射频消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例的电磁解剖标测系统标测和消融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磁解剖标测系统 电解剖标测 导管射频消融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1
字数 1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05.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詹贤章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18 39 3.0 5.0
2 吴书林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48 215 8.0 13.0
3 方咸宏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9 16 3.0 3.0
4 杨平珍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21 64 4.0 7.0
5 李海杰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6 9 2.0 2.0
6 陈泗林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14 29 4.0 4.0
7 林纯莹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8 25 4.0 4.0
8 钱卫民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17 10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磁解剖标测系统
电解剖标测
导管射频消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