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1988~1998年间的景观变化,结果表明沼泽地从景观中完全消失,沙地的变化弹性最大,耕地的变化最小.优势景观类型(耕地)的转化方向较多,非优势景观类型(沙地)转化的方向少.某些景观类型之间较稳定地相互转化(林地和耕地),但某些景观类型之间转化极不稳定(耕地和沼泽地).总体上,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居住用地面积增加,占居了周围的耕地,促进了耕地向菜地的转化.面积大的景观类型变化小(林地和耕地),相反,面积小的类型变化大.Kappa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位置、数量、随机和标准Kappa系数都降低,即景观在数量上丢失3.86%的信息,位置上丢失5.95%的信息,丢失的综合信息为6.89%.而且建议进行综合信息评价时用随机Kappa系数,因为它既不考虑数量,又不考虑位置的影响.虽然Kappa系数从位置、数量和综合信息方面揭示了景观变化,但是这些分析是单方面的,而且没有说明在整个图的一致率中由于空间位置、数量和偶然因子所引起的一致率和变化率.景观变化过程中,不考虑空间位置和数量的情况下,景观在空间上随机分布,某个象元属于某个类型的概率等于1/J(J=类型总数)(8%).随景观中类型数量的减少,偶然一致率所占的比重增加,因此建议对单个类型不要进行一致性分析.位置一致率在整个一致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60%),(数量一致性为25%),由此判断出位置一致率决定整个景观的一致率.也就是说,如果景观没有任何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就不会有数量上的变化,更不会有景观的变化.但是景观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不等于景观没有空间位置上的变化,更不等于景观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