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和近期疗效.方法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行MARS人工肝治疗共28例56例次,采用间歇治疗模式,每次历时6~8 h.结果 28例患者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0.57±13.38)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12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加重16例.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分别较治疗前下降31.47%、29.15%、35.91%和53.68%(P值均<0.01).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和血压无显著变化.单次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由治疗前的(32.37±9.96)s缩短为(21.82±10.39)s(P<0.01),临床出血倾向明显减轻.24例(85.7%)在治疗6~12h后意识障碍好转,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增加,短期存活率(30d)为71.4%(20/28例).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7.1%)治疗痊愈出院,10例(35.7%)成功过渡至肝移植,8例(28.6%)治疗后15~30d好转,8例在治疗2~14d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内脏出血.结论MARS治疗有助于抢救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安全性好,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手段.
推荐文章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肝移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生物因子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病因
治疗
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肝移植 重症肝炎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5.03.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肝移植
重症肝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