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CoO、Zn粉对镍电极进行固相掺杂,电极经若干次充放电循环,Co、Zn元素在Ni(OH)2颗粒表层以固溶体的形式富集,可优化活性物质表面的组成和结构,提高活性物质表层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使镍电极更适用于C/Ni(OH)2非对称电容器体系.实验结果表叨: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掺杂10%CoO的镍电极,其容量为未掺杂电极的2倍;用5%的Zn粉替代部分导电剂Ni粉,镍电极大电流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和容量性质将明显改善.
推荐文章
石墨烯基复合电极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
纳米结构
复合材料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纳米氢氧化镍掺杂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纳米
氢氧化镍
电极材料
电池
基于非对称电极的铝合金/钢电阻点焊
铝合金
电阻点焊
界面组织
纳米氧化镍的低温固相合成及电容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镍
超级电容器
热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镍电极的固相掺杂及在非对称电容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镍电极 固相掺杂 非对称电容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53
字数 38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5.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锋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314 2945 25.0 39.0
2 苏岳锋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34 394 11.0 19.0
3 包丽颖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44 389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镍电极
固相掺杂
非对称电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