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解毒烧伤膏有无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将解毒烧伤膏、聚乙烯吡咯烷酮碘(聚维酮碘)软膏、京万红软膏和湿润烧伤膏涂于直径6mm的纸片上,置于接种了烧伤创面常见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的琼脂平板培养皿中,37℃孵育24 h,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四种外用药中,以聚维酮碘软膏抗菌作用最强,解毒烧伤膏次之,再次为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基本无抗菌作用.聚维酮碘软膏抑菌圈大小分别与其它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解毒烧伤膏抑菌圈大小与京万红软膏及湿润烧伤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烧伤膏对烧伤科常见的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菌包括部分耐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紫虎烧伤膏抗菌作用的研究
紫虎烧伤膏
抗菌作用
MIC
(最低抑菌浓度)
MBC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圈试验
八味紫草烧伤膏的镇痛和创面愈合实验研究
八味紫草烧伤膏
创面愈合
镇痛
2015版中国药典清热、解毒类中药材的抗菌作用
中药材
清热、解毒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自制沈氏烧伤膏在中小面积烧伤中的应用
烧伤
沈氏烧伤膏
愈合时间
疤痕
疗效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毒烧伤膏的抗菌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解毒烧伤膏 烧伤创面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年,卷(期) 2005,(z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32.9
字数 24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5.z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祁少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55 348 10.0 16.0
2 谢举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42 306 9.0 15.0
3 徐盈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57 422 10.0 18.0
4 利天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33 291 9.0 16.0
5 赵李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9 45 5.0 6.0
6 柯昌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7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解毒烧伤膏
烧伤创面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