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舌传入神经形成的突触类型及分布规律,探讨舌传入纤维形成的主要类型突触.方法:按传入纤维性质和终止核团,分4个单项组:快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组(FA-VS),快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组(FA-VP),慢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组(SA-VS),慢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组(SA-VP);4个复合组:快适应纤维组(FA),慢适应纤维组(SA),三叉神经脊束核组(VS),三叉神经脑桥核组(VP)组.在确定了脑干内的舌传入纤维后进行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观察,分析突触类型.结果:突触按组成数目分单纯型、中间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各组中间型突触出现频率最多,组间数据较接近;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出现频率相对较少,组间数据较分散;FA-VS组单纯型出现频率最多,SA-VP复杂型出现频率最多;各组单纯型突触增、减时其复杂型突触相应减、增.结论:中间型突触为主要类型突触;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为辅助型突触;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有完全相反的势态分布;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也有相应增、减分布规律.
推荐文章
舌快反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联系
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快反应传入纤维
突触
鸡胰腺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定位研究
传入神经元
胰腺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
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类型
舌快反应传入纤维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突触
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形成突触差异分析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快反应传入纤维
突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猫舌感觉传入神经形成主要类型突触的研究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快适应纤维 慢适应纤维 突触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8-5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8.64
字数 3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5.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三强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08 715 13.0 21.0
2 郑颖 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9 76 4.0 8.0
3 吕来清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2 390 10.0 15.0
4 梁耀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8 61 5.0 7.0
5 谭雪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2 4 1.0 2.0
6 陈伟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1 0 0.0 0.0
7 潘伟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适应纤维
慢适应纤维
突触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