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对关中地区常见的11个鲜食杏品种连续3 a的花型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计算了遗传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杏品种及不同枝型的花型分布比例存在着显著差异,11个品种中以沙金红杏和争魁的有效花比例最大,分别达到76.59%和53.14%,具有较强的丰产潜力,属丰产型品种;串枝红杏、红杏、猪皮水杏、王八达杏、荷包杏和日本杏有效花比例在21%~37%之间,增产潜力中等,属于中产型品种;旬阳荷包杏、张公园杏和西农20号杏有效花比例在20%以下,增产潜力较差,属低产型品种.②杏树有效花比例主要受遗传因素所控制,连续3 a的遗传力分别达86.05%、81.97%和93.66%,环境因素对花型比例影响较小.
推荐文章
榆林市鲜食杏引种栽培试验
榆林市
鲜食杏
新品种
引种
试验
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花
新品种
黄桃
鲜食
晚熟
品种审定委员会
平均单果重
自花授粉
农作物
杏的品种
品种群
果实含糖量
生态地理分布
中亚地区
生物学特性
真菌性病害
巴基斯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鲜食杏品种的花型调查与分析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品种 花型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林木繁育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05.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99 1151 19.0 30.0
2 杨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42 489 12.0 21.0
3 魏安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81 1059 18.0 28.0
4 杨途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70 956 17.0 28.0
5 撒文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6 419 12.0 18.0
6 郑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8 31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品种
花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