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68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患者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治疗组(32例35眼)和对照组(30例33眼).治疗组应用5-FU 5 mg、地塞米松2.5 mg球结膜下注射,1次·d-1,疗程2~5 d,注射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照组只用地塞米松2.5 mg球结膜下注射,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5-FU治疗组30例(33眼)前膜消退,有效率达93.8%;对照组24例(25眼)前膜消退,有效率为80.0%,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膜消退时间在5-FU治疗组为5.32±2.78 d,对照组为6.91±3.02 d,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5-FU结膜下注射可以明显促进晶状体前膜的吸收,但需要严格控制注射剂量.
推荐文章
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的疗效观察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前膜
5-氟尿嘧啶
曲安奈德
球旁注射5-氟尿嘧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观察
5-氟尿嘧啶
球旁注射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前房炎性反应
人工晶状体前膜的治疗
人工晶状体前膜
形成原因
治疗方法
新型5-氟尿嘧啶前药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5-氟尿嘧啶
前体药物
抗肿瘤
肿瘤细胞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氟尿嘧啶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前膜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6
字数 2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5.04.0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5-氟尿嘧啶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前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