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该研究通过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模型,观察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手术组(n=24),并于术后3、7、14和28 d取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放射免疫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血小板表面GMP- 140的数目、血管AT1受体和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凝血酶受体mRNA在正常血管组织表达极弱,球囊损伤术后3 d已显著增加,术后14 d达峰值,术后28 d开始下降.②ATi受体mRNA于术后3 d明显增高,并持续至术后14 d,术后28 d恢复至对照水平.③GMP-140于术后3 d明显升高,术后7 d开始下降.④内皮损伤术后3 d已有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至内膜层,术后7 d内膜开始增生,术后14 d VSMC的增殖及内膜增生更为明显,术后28 d VSMC的增殖明显减弱,细胞外基质增加,内膜继续增生.结论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和AT1受体mRNA表达增加参与了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
推荐文章
球囊损伤大鼠主动脉内皮后血小板活化及凝血酶受体表达的变化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皮损伤对血小板活化及凝血酶受体的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球囊损伤
凝血酶受体
血小板活化
再狭窄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肾脏
血管紧张素II
厄贝沙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肾透析
血小板凝血酶受体
血小板聚集
流式细胞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血管球囊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mRNA表达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凝血酶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血小板活化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8-4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63|R364.3
字数 3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囊损伤
凝血酶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血小板活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