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1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7例;年龄49~81岁,平均66岁.11例患者均有疼痛症状,感染距初次手术的时间9~96个月,平均25.5个月.5例有窦道,8例C反应蛋白增高,9例血沉增快,10例X线片有包括骨溶解、假体松动、新骨形成等阳性表现;行窦道造影检查2例,均发现窦道的近端与关节假体相通.关节穿刺1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术中取标本行细菌培养仍为阴性;同位素99mTc骨扫描1例,发现围绕假体周围均匀的放射性核素浓聚;细菌培养阳性9例,阴性2例.一期翻修8例,其中普通骨水泥固定1例,抗生素骨水泥固定7例;二期翻修3例,在取出假体、彻底清创后,分别放置了三种临时假体间隔器(抗生素骨水泥团、庆大霉素链珠、多孔可灌注Spacer各1例),感染控制后,安放翻修假体,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结果术中股骨干骨折1例,无关节脱位、神经血管损伤、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的感染都得到控制,随访8~72个月,平均29.3个月,感染未见复发.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感染尚无100%的特异性检查,需要对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