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对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液高剂量、醒脑液低剂量组、银杏叶液对照组、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术后15天进行行为学实验,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生物化学法测定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结果:①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小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组用药小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②病理形态学和ATP酶活力显示,模型组小鼠脑皮质及海马区呈缺血性病理改变,神经元超微结构严重损伤,线粒体破坏,ATP酶活力降低(P<0.01),各用药组小鼠病理形态学改变轻于模型组,ATP酶活力升高(P<0.05或P<0.01),以醒脑启智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结论:醒脑启智胶囊通过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病理形态学,提高ATP酶活力,调节神经元能量代谢,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醒脑启智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TP酶活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醒脑启智胶囊 血管性痴呆 超微结构 三磷酸腺苷酶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749.2005.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牧祥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159 1043 15.0 23.0
2 于文涛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134 741 13.0 20.0
3 徐华洲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66 516 12.0 18.0
4 武常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9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醒脑启智胶囊
血管性痴呆
超微结构
三磷酸腺苷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