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乌江是黔东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水上黄金通道.担负了流域内8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满足了沿岸2000多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运输的需要.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城至涪陵市是乌江进入长江航运的咽喉要道,沿岸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的滑坡严重地威胁着航运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长约150km范围内,两岸共发育各类滑坡28个,发育线模数为0.187个/km.沿岸滑坡发育形式主要为岩石顺层滑坡和风化堆积层滑坡.沿岸滑坡具有群发性的分布特征,与地层岩性和河谷岸坡类型等密切相关.岩石顺层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顺向岸坡软、硬岩层相间地段.风化堆积层滑坡则主要分布在软岩地层及其风化物堆积的岸坡地段.构造变动、河流的切蚀作用及人类活动是滑坡发育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目前,多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少数滑坡受降雨及江水涨落的影响而处于周期性蠕动变形状态.三峡水库蓄水后,部分滑坡有复活的可能.
推荐文章
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参数的幂律相依性研究
天水市麦积区
黄土滑坡
幂律相依性
特征参数
新疆伊犁皮里青河黄土滑坡类型及其发育特征
皮里青河
黄土滑坡
发育特征
四川巴中市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与防范措施
红层地区滑坡
发育特点
防范措施
青海尖扎盆地寺门村滑坡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寺门村滑坡
发育特征
成因
尖扎盆地
黄河上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江下游沿岸滑坡发育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滑坡 发育特征 稳定性评价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云峰 河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8 6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江下游
滑坡
发育特征
稳定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