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并与丙泊酚联合氧化亚氮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100例需无痛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R组)与丙泊酚联合氧化亚氮组(PN组),每组50例.PR组:缓慢静脉推注瑞芬太尼1μg/kg后,继以丙泊酚1~1.5 mg/kg静脉推注;PN组:经面罩吸入50%氧气与50%氧化亚氮混合气体,直至临近手术结束,吸气开始时,静注丙泊酚1.5~2mg/kg.观察患者的循环、呼吸情况,麻醉镇痛效果,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的总用量和术中的一些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诱导后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PR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氧饱和度与基础值及PN组同时点的值相比,显著下降(P<0.01),PR组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均显著小于PN组(P<0.01),两组患者的镇痛优良率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行.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或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氧化亚氮 人工流产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83.2005.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东华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 68 213 7.0 10.0
2 孙彩霞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12 56 4.0 7.0
3 陈建美 江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3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氧化亚氮
人工流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7783
32-1669/R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出版楼5楼
28-19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