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人工饲养的梅花鹿因种鹿频繁交换,致使各个品种、品系的遗传独特性存在着消失的风险,以mtDNA D-loop部分序列为遗传标记,通过对来自9个群体的56只个体的序列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工饲养梅花鹿4个品种(型)的遗传独特性.结果表明:兴凯湖型和龙潭山型梅花鹿都显示出较高的遗传独特性,二者皆需要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西丰品种虽仍然保持着品种的遗传独特性,但与双阳品种、龙潭山型有着比较相似的遗传背景,故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遗传管理的同时,尤其要注意鉴别和剔除渗入的基因.双阳品种已经引入了大量其他品种的基因,基本失去了其遗传独特性,急需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拯救.
推荐文章
中国东北地区梅花鹿衣原体感染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衣原体
梅花鹿
感染率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风险因素
台湾梅花鹿仔鹿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台湾梅花鹿
初乳
奶粉
人工喂养
梅花鹿品种(品系)鉴定的分子生物学策略
梅花鹿
品种(品系)
生物学策略
东北地区三种鹿科动物潜在栖息地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
东北地区
鹿科动物
潜在栖息地预测
MaxEnt模型
保护空缺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东北地区人工饲养梅花鹿品种(品系)遗传独特性的分析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梅花鹿 品种 遗传独特性 遗传管理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25|Q9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5.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立新 20 100 5.0 9.0
2 金煜 26 222 8.0 14.0
3 白素英 40 346 11.0 17.0
4 徐艳春 46 409 12.0 19.0
5 邵伟庚 30 12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梅花鹿
品种
遗传独特性
遗传管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