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热质流体输运动力学模型与石英溶解、沉淀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以及多孔介质的本构关系建立了一个组分浓度、热质输运、反应动力学耦合模型.针对银山多金属矿床成因有关成矿模型,假设银山多金属矿床形成除与浅部次火山岩岩枝的侵入有关外,在其底部可能还存在一个大的隐伏岩体,并模拟了成矿系统的温度场、孔隙流体组分(硅酸)浓度场、流场(流函数)和二氧化硅沉淀量.初步结论是:对于银山多金属矿床这样大型、特大型矿床,一种合理的情况是下部可能存在隐伏的大岩基,其所提供的巨大热能和矿质驱使整个热液成矿系统的长期活动,并使得大矿量聚集成为可能.
推荐文章
地物化综合方法寻找隐伏岩体—以广西西大明山隐伏岩体的发现为例
隐伏岩体预测
地物化
钻孔验证
西大明山
广西
豫西寨凹隐伏岩体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隐伏岩体
地球物理场特征
立体成矿模型
综合找矿模型
找矿潜力
寨凹
洛宁
河南省
铜陵矿集区浅层隐伏岩体预测及其形态分析
地质学
铜陵地区
隐伏岩体
差值域
数值模拟
三维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热质输运-反应体系对银山隐伏岩体预测
来源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热质输运-反应 银山 隐伏矿体 预测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1|P618.52
字数 4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12.2005.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征宇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6 1729 23.0 38.0
2 杨瑞琰 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 20 7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质输运-反应
银山
隐伏矿体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找矿论丛
季刊
1001-1412
12-1131/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