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为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和Septoria gentianae Thum.;农学措施防治研究表明优质健壮种苗、较高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可有效缓解龙胆斑枯病;就有效成分而言,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病情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龙胆苦苷含量随病情指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植物新农药防治龙胆斑枯病药效试验表明,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中药材龙胆斑枯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龙胆斑枯病
病原菌
综合防治
龙胆草栽培及斑枯病的防治
龙胆草
控温控湿催芽
悬浮液
液态播种
斑枯病
中药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中药杀菌剂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龙胆
龙胆草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龙胆草
斑枯病
发病规律
药材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胆斑枯病有效调控及其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龙胆斑枯病 龙胆 防治措施 发病规律 产量 质量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草药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
字数 2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849.2005.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喜军 163 3705 31.0 54.0
2 孙海峰 50 303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胆斑枯病
龙胆
防治措施
发病规律
产量
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月刊
1674-3849
11-5699/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2-53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8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