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每公顷产6 316.5~9 720 kg稻谷,需吸收硫14.1~22.7 kg,镁18.0~32.7 kg,钙24.3~41.3 kg.生产100 kg稻谷的硫、镁、钙吸收量两系早稻低于两系晚稻,两系稻低于参比稻.稻株最高含硫量在分蘖期,成熟期最低,钙与硫相反,镁齐穗期最高.早稻吸收硫、镁高峰在孕穗至齐穗间(分别为0.337和0.738 kg/hm2·d)、吸钙高峰在幼穗分化至孕穗间(1.006 kg/hm2·d),两系晚稻的硫、镁、钙吸收高峰均在幼穗分化至孕穗期,峰值分别达到0.529、0.810和1.305 kg/hm2·d.三者向谷粒中的运转率是硫>镁>钙,两系稻高于参比稻.
推荐文章
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产前
产中
产后
花期预测
高质量亲本
中籼两系杂交稻两优036特性与栽培要点
籼稻
两优036
特性
高产
优质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研究
两系法
亚种间
充实度
遗传相关
配合力
两系杂交稻培杂266的选育与栽培
两系杂交稻
培杂266
选育
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系杂交稻硫镁钙吸收运转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营养元素 吸收运转规律 施肥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012
字数 3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60X.2005.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平安 24 1029 15.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系杂交水稻
营养元素
吸收运转规律
施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6-060X
43-1099/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892号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42-20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46
总下载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