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焦炉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是否可作为多环芳烃暴露的效应标志.方法选取52名焦化厂职工(按焦炉逸散物暴露水平分为高、中、低暴露组)和10名非职业多环芳烃暴露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经培养、制片、银染,用核仁银染面积/细胞核面积(I/S)衡量T淋巴细胞AgNOR相对含量;同时检测尿1-羟基芘的水平,作为接触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标志.结果高、中、低暴露组和对照组工人尿1-羟基芘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56±2.77)、(7.17±3.05)、(3.30±2.77)和(3.04±1.58) μmol/mol肌酐,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低暴露组和对照组工人T淋巴细胞AgNOR的I/S值分别为0.056±0.010、0.065±0.013、0.067±0.008和0.076±0.007,高暴露组与其他3组比较以及中、低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多环芳烃暴露可导致尿1-羟基芘水平上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相对含量下降,提示多环芳烃暴露可损伤T细胞免疫功能,AgNOR有可能作为多环芳烃暴露的效应标志.
推荐文章
尿中1-羟基芘作为焦炉工多环芳烃暴露监测指标研究
焦炉工
尿中1-羟基芘
多环芳烃
外暴露等级
北京地区人群对多环芳烃的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多环芳烃
暴露
健康风险评价
北京
城市地表尘中多环芳烃来源、暴露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地表尘
多环芳烃
来源
暴露特征
生态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仁区嗜银蛋白作为多环芳烃暴露效应标志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环碳氢化合物,芳香族 T淋巴细胞 核蛋白质类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9624.2005.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环碳氢化合物,芳香族
T淋巴细胞
核蛋白质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0253-9624
11-2150/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1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83
总下载数(次)
26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