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有位朋友推荐我看了一本好书:《用好时间做对事》。合上书本,书中的一句话无数次划过脑海:你知道什么是沮丧吗?那就是你花了一生的时间爬梯子并最终达到顶端的时候,却发现梯子架的并不是你想上的那堵墙。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甚至让我有种脊背发凉的感觉。我仿佛看到自己正挥汗如雨地攀爬着人生的某一架梯子,却不知道爬上去后等待我的将是什么。我忍不住一次次问自己:我爬对梯子了吗?一本书,一句话,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千年前大思想家墨子“哭丝”的故事。墨子有一次看到别人染丝,竟抱头痛哭。这事儿一说起来,许多人肯定都觉得好笑。我以前也甚为不解,到今天才明白墨子的悲哀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你看那如雪的丝绢本来洁白无瑕,一进染房,染黑则黑,染黄则黄,再想染成其他的颜色何其难啊。墨子由此联想到孩子如初生之树、初染之丝,如果一开始就受到不好的教育走了歪道,爬错了人生的梯子,岂不毁了一生!北宋文豪王安石就是墨子思想的实践者。据说王安石当年为他的小儿子请教师,找了一年都没有找到。有大臣劝他,小孩子受教育,只要教师能教其识字、算术就可以了,以后再慢慢请良师也不迟呀。王安石则回答说:“不然,小孩子就如初染之丝,初调之瑟,最初定色定调者至关重要。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