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氢气的多种制造途径加以探讨,也涉及到氢能的利用、燃料电池以及二氧化碳的减排.需要指出的是氢气并非能源,而只是能量的载体. 所以氢能的发展首先需要制造氢气.对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制氢过程,如煤的气化和天然气重整,需要开发更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过程,在这些新过程中要同时考虑二氧化碳的有效收集和利用问题.对于煤和生物质,在此提出了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富一氧化碳气化制氢的概念.对于以氢为原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必须严格控制制备的氢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对于以烃类为原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的合成气中的硫也需严格控制.然而,传统的脱硫方法并不适宜于这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极高深度的氢气和合成气的脱硫.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是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紧密相关的.
推荐文章
水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分析
水泥生产
二氧化碳
减排潜力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二氧化碳、碳酸氢盐与有机伯胺和仲胺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二氧化碳
有机胺
碳酸氢盐
氨基甲酸盐
二氧化碳消耗显示器设计
节能减排
功耗
二氧化碳
OSD菜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氢能源、燃料电池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制氢途径的选择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制氢途径的选择 氢能利用 燃料电池 二氧化碳排放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1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5.06.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氢途径的选择
氢能利用
燃料电池
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