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微地震法,全程监测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3口井、7个层(次)的压裂施工过程,监测结果与油田生产动态相符,取得了成功.监测中发现了有代表性的3种形式的裂缝转向机制:①对于不同因素控制的不同走向的两条裂缝,分别压开转向效果最明显;②对于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尽管初裂缝走向不同,但裂缝在延伸过程中仍转回原来的方向,由于起点不同,二者只是平行,并不一定重合;③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也可能出现小角度转向,由于偏离的方向小,受到的转回原来方向的约束力也小,可以出现较长的、不同走向新缝.其中,以压开不同控制因素下的两条裂缝效果最好.总结监测结果,得出判定裂缝发生转向的3个标准:①监测到的裂缝走向、形态不同;②第二次压裂的破裂压力应比第一次压裂的破裂压力显著升高;③新裂缝与原来的裂缝不是同一条缝,观测到的裂缝高度也会有所差别.这些标准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图4表2参5
推荐文章
页岩气压裂微地震监测中的裂缝成像方法
页岩气
压裂裂缝
监测
微地震
地震发射层析成像
细化算法
蚂蚁体
诱发破裂
压裂屏障
应用微地震法进行地应力及压裂缝方向监测研究
微地震
压裂
地应力
裂缝方向
利用微地震测绘和压裂模拟分析进行水力裂缝增长动态研究
微地震测绘
压裂模拟
致密油藏
水力压裂
基于Comsol的电位法压裂裂缝监测正演研究
裂缝监测
电位法
坡度
有限单元法
comso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微地震法监测压裂裂缝转向过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压裂转向实验 裂缝转向机制 裂缝转向判定标准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31.414|TE357
字数 28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5.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立峰 5 67 3.0 5.0
2 刘志鹏 9 133 3.0 9.0
3 刘建中 8 250 6.0 8.0
4 刘继民 2 115 2.0 2.0
5 朱钢芹 1 4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647)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0(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2(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3(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4(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15(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6(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7(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8(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9(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地震监测
压裂转向实验
裂缝转向机制
裂缝转向判定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