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籼粳交组合IR64/Azucena产生的105个DH群体为遗传材料,采用包括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方法,分析了3叶期低温处理下苗期5个阶段与秧苗重量有关的QTLs.结果表明,在苗重发育的不同阶段,控制苗重的QTLs数目,效应大小及作用方式不同.与苗重有关的17个非条件QTLs中,14个检测到具有显著的加性×处理互作效应,这些QTLs决定了苗重性状对环境的特异性变异.条件分析表明,第23~30 d(低温胁迫后第1周)具有各项遗传效应的基因和第16~37 d(低温胁迫开始后的3周内)具有加性×处理互作效应的基因表达较为活跃.另外,检测到25对上位性位点影响苗重,尤以第30 d检测到的上位性位点最多,同时也揭示了上位性的几个重要特征.
推荐文章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QTLs分析
水稻
冷水胁迫
孕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
水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分子定位
水稻RIL群体
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QTL分析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遗传分析
耐冷性
东乡野生稻
近等基因系
质量-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苗重的耐冷性动态QTLs定位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动态基因定位 苗重 耐冷性 水稻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03
字数 5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8-9209.2005.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军 浙江大学农学系 84 2160 29.0 44.0
2 杨永霞 浙江大学农学系 2 37 2.0 2.0
3 P.K.Pathak 浙江大学农学系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基因定位
苗重
耐冷性
水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双月刊
1008-9209
33-1247/S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出版社内
32-4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2
总下载数(次)
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