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从1996年以来,千岛湖的酸雨呈现为酸雨频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度酸雨率均超过80%,酸雨平均pH值降低至接近4.0.大气监测资料表明,千岛湖流域内大气中SO2和NOx的含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以内;其指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流域内酸雨问题日渐加重的趋势相反;而TSP和降尘在近年中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两项目指标均呈现出较小的波动变化的特征.由于相关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千岛湖流域酸雨的变化与流域内近地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无关,说明酸雨的来源很可能来自于区域以外其它地区的输入.综合千岛湖流域的地形、风向等因素分析,酸雨污染物可能是来自于浙江省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对1996年千岛湖无酸雨的异常现象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安徽省境内地区也可能是酸雨污染物输入的另一来源.
推荐文章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及其管理对策
千岛湖
酸雨
趋势分析
管理对策
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千岛湖区域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对策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及其管理对策
千岛湖
酸雨
趋势分析
管理对策
千岛湖现状污染负荷分析与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纳污能力
限排总量
水功能区
狄龙模型
千岛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千岛湖 酸雨 污染成因 分析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5.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献宝 21 246 10.0 15.0
2 文军 78 974 17.0 27.0
3 骆东奇 19 459 10.0 19.0
4 方志发 9 23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千岛湖
酸雨
污染成因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