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CD4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早期并发症的预测.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82例至少一支血管的同一病变部位既进行了球囊扩张又进行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其中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82例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10/82),其中UAP组21.4%(9/42)明显高于SAP2.5%(1/40)(P<0.05).10例早期并发症患者术前血浆ET、vWF和CD4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术后血浆ET、vWF和CD41差值也显著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早期并发症在术前ET、vWF和CD41低、中、高三组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CI术前ET,vWF,UAP,多支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等,对PCI术后早期并发症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仅PCI术前糖尿病(RR=1.587),高血压(RR=1.742),ET(RR=2.148),vWF(RR=2.849)更为显著.早期并发症组术后血浆vWF水平差值与CD41差值之间,vWF与ET差值之间均有明显正相关(分别为γ=0.769,P<0.01,γ=0.838,P<0.01).结论PCI术前ET、vWF、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水平越高,则术后早期并发症越多.术前ET、vWF为PCI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强的独立预测因子.
推荐文章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内皮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关系
冠状动脉疾病
胰岛素抗药性
内皮素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蛋白水平的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 von Willebrand因子 多态现象(遗传学) 基因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
秽浊痰阻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后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CD41改变与早期并发症的关系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通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41) 早期并发症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0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0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晓勇 104 430 9.0 16.0
2 邸丕凡 4 22 2.0 4.0
3 孙学江 1 0 0.0 0.0
4 姚爱敏 1 0 0.0 0.0
5 庞金胜 1 0 0.0 0.0
6 田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41) 早期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