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在射频热凝过程中毁损参数变化对毁损直径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凋亡在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组,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术后14 d取材,测量毁损直径.应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另外随机选取两组动物,进行射频毁损,毁损温度为80 ℃持续60 s,术后24 h处死动物,取材处理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①当毁损时间恒定时,毁损直径(l)随毁损温度(T)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呈现直线上升趋势.l=-10.482+0.260 T,r=0.982.②当毁损温度恒定时,毁损直径(l)与毁损时间(t)之间为对数曲线关系:l=-45.435 5+13.368 7t,r=0.957.③24 h处死的兔脑组织均表现出由中心向外周的坏死、凋亡、正常的梯度变化.结论根据温度和时间可以调控射频损伤的范围.在射频毁损的过程中,凋亡参与了细胞损害.
推荐文章
用射频低温反复热凝法建立兔脑血栓形成模型
脑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
模型
动物
脉冲射频术与射频热凝术对兔股神经的影响
脉冲射频
射频热凝
股神经
疼痛治疗
鼠脑组织双极电凝损伤的实验研究
双极电凝
电流变化
鼠脑组织
组织表面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脑射频热凝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损伤 电凝术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
字数 3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5.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来照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57 140 7.0 8.0
2 刘跃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86 260 8.0 11.0
4 孙之洞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44 175 5.0 12.0
5 仝海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48 116 6.0 7.0
6 杨成 15 5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损伤
电凝术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