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摘要:
针对高含水期老区调整井饱和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油田开发过程的岩石物理实验,研究水驱油方式下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与油驱水不同,水驱油方式下电阻增大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的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而呈现出明显的与高、低含水饱和度区间相关的两段式;岩石的润湿特征不同,两段式拐点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wp不同,水驱方式下所能达到的最终采收率也不同.水驱油方式下的I-Sw曲线特征表明,用勘探阶段及开发初期油驱水实验得到的饱和度公式对开发中后期的饱和度进行评价不太合适,尤其是在高含水期,电阻率对高含水饱和度反映能力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这一阶段水淹层的评价精度.
推荐文章
基于相渗分析纯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关系
岩石岩电实验
电阻率增大系数
相渗
阿尔奇公式
差异渗流导电公式
聚合物驱岩石电阻率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聚合物
驱替
岩石电阻率
实验
岩石阻容频散特性及其与流体饱和度关系研究
岩石物理实验
电阻率
电容率
频散
含水饱和度
增饱和度法对电阻率增大率的影响分析
岩石物理性质
增饱和度法
低渗透率
饱和度指数
岩电实验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驱替方式下岩石电阻率与饱和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油驱水(驱替) 水驱油(吸吮) 电阻增大率 含水饱和度 高含水期 润湿性 最终采收率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888.2005.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洪奇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50 640 15.0 23.0
2 陆大卫 16 299 8.0 16.0
3 杨春梅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7 155 6.0 7.0
7 张方礼 5 54 3.0 5.0
8 高原 1 27 1.0 1.0
9 邵英超 1 2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驱水(驱替)
水驱油(吸吮)
电阻增大率
含水饱和度
高含水期
润湿性
最终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双月刊
1671-5888
22-1343/P
大16开
195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4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