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死后不同时间,在尸体上出现不同种类食尸性蝇类的演替规律,可用于准确推断死亡时间.传统上仅依据蝇类形态学特征来判断种属,但由于蝇类的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对蝇类尤其是对蝇类幼虫的种属鉴别很难.因此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尸性蝇类及其幼虫进行种属鉴定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此方法对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常见双翅目食尸性蝇类包括:开普黑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及部分卵,铜绿蝇、棕尾别麻蝇及部分幼虫和蛹的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COⅠ)中278 bp的基因序列进行鉴别.除个别蝇类如丝光绿蝇与铜绿蝇外,该方法均能有效地将上述食尸性蝇类鉴定到种属水平.在我国,它将成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蝇类种属的可靠依据.
推荐文章
五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
嗜尸性蝇类
分子鉴定
线粒体COⅠ基因
RFLP
法医昆虫学
成都地区四种食尸性蝇类mtDNA中COⅠ基因序列检测
食尸性苍蝇
种类鉴定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分子标记在鲟鱼研究中的应用
鲟鱼
分子标记
系统进化发育
遗传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tDNA中COⅠ分子标记在常见食尸性蝇类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食尸性蝇类 物种鉴定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进化与系统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69
字数 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5.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尸性蝇类
物种鉴定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