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我国西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水灾害.此为当地干旱区自然环境状况的特点.作者经过实地考察中天山地区与喀喇昆仑山地区,认为这是由于冰川阻塞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并且获得关于洪水的第一手资料.认为该洪水类型具有暴发突然、变化快、历时短暂、发生地受冰川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初步判定关于冰川阻塞湖突发性洪水的排水机制可能.通过对叶尔羌河、昆马力克河及四棵树河的详细研究,利用混沌及分形等数理方法,计算出相关特性定量指标.发现可预报洪水序列与阻塞湖库容量有正相关关系.结合整个西部地区的冰川分布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冰川阻塞湖引起突发性洪水的发生规律.结合分析阿尔泰山、祁连山及西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认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是冰湖洪水的突发区.加强对冰川阻塞湖洪水的研究,希望对未来的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起到辅助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新疆高山地区冰川阻塞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
新疆高山地区
冰川阻塞湖
突发性洪水
混沌
分形
突发性灾害急救医疗体系现况及展望
突发性灾害
急救医疗体系
灾害救援
沙兰镇突发性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其反思
突发性洪水灾害
损失评估
反思
沙兰镇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探讨
城市地质灾害
应急管理系统
快速响应
应急指挥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部高山冰川阻塞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冰川阻塞湖 突发性洪水灾害 混沌方法 分形方法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93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5.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功弼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5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西部
冰川阻塞湖
突发性洪水灾害
混沌方法
分形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