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结束时,与不加外源微生物处理相比,并没有引起氮素的损失.氨基酸态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时,外源微生物处理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表明外源微生物处理可促进氨基酸态的形成;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各处理都是在堆肥的升温期、高温期增加,随着堆肥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堆肥的腐熟阶段,则呈现较为平稳的走势.但相对于堆肥的不同时期,由于处理不同,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酰胺态氮含量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而氨基糖态氮则相反.
推荐文章
污泥用量对生活垃圾堆肥氮素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城市污泥
生活垃圾
堆肥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
添加腐熟污泥对生活垃圾堆肥氮素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堆肥
腐熟污泥
生活垃圾
N2O
氮素损失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及控制参数
生活垃圾
堆肥
腐熟度指标
控制参数
理化性质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分析
堆肥
监测
垃圾
恶臭污染物
优先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有机态氮形态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41.4
字数 3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8-505X.2005.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世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47 633 15.0 24.0
2 魏丹 75 853 16.0 27.0
3 许景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59 944 17.0 27.0
4 魏自民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77 1361 22.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25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有机态氮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