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线索及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心脏彩超测量冠状动脉内径.结果: KD发病以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居多,发热、唇及口腔黏膜改变、皮疹、球结膜充血(非化脓性)、手足硬肿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高达100%、88%、83%、79%、21%、2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血小板计数,分别占 87.5%、83.3%、82.6%、75%和83.3%.结论: 发热患儿早期出现唇充血皲裂及口腔黏膜充血、皮疹、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和CRP升高要高度怀疑KD的诊断,及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扩张,以确定KD的诊断.3岁以下的男孩,ESR、CRP、PLT计数明显升高是冠状动脉扩张(CAD)的高危因素.
推荐文章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儿童
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分析
不完全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高危因素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并发症
冠状动脉疾病/病因学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4例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扩张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7,2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5.9
字数 1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5.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儿科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扩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