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至中、下斜坡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窥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斜坡常规开窗20 mm×30 mm,对应脑干侧前方的解剖结构为:口咽→咽后壁软组织→骨性标志(枕骨大孔前缘→下斜坡→咽结节→中斜坡)→硬脑膜→非骨性标志(VI~XII颅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之间解剖毗邻关系);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及后四项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1.0±4.1、78.3±4.3、33.7±4.3、27.2±2.1、13.2±2.0、25.7±2.3、19.7±1.3、23.3±2.1、10.5±2.0、25.2±3.7、17.2±2.7 mm.结论应用内窥镜经口咽入路可完成中下斜坡脑干腹侧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以处理椎基底动脉瘤及体积较小且血供一般的病变为佳.
推荐文章
经口咽至斜坡区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颅底
斜坡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
内窥镜
颞下锁孔入路
鞍上区
岩斜区
解剖
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应用解剖
经口、咽手术入路
颅颈交界区
应用解剖
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的解剖学研究
内窥镜
视神经管减压
蝶窦
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窥镜下经口咽至中下斜坡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咽入路 斜坡 神经内窥镜 应用解剖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3.1|R651.1+1
字数 22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947.2005.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春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7 177 7.0 9.0
2 刘宁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36 504 11.0 15.0
3 蒋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0 91 6.0 8.0
4 周明卫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2 122 7.0 9.0
5 骆慧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2 91 6.0 7.0
6 朱风仪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0 136 7.0 9.0
7 陈新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咽入路
斜坡
神经内窥镜
应用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