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反溶剂的包覆方法,用高分子材料P845、F2601、F2311包覆钝感ε-HNIW,探讨对样品机械撞击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高分子种类以及是否含有表面活性剂(SFT)都对包覆得到样品的撞击感度有影响.如采用溶液悬浮法和水悬浮法制备的样品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前者平均值为18.9 cm,而后者平均值为31.4cm,采用水悬浮法制备的样品较为钝感;采用溶液悬浮法时,以高分子材料P845为粘合剂,卵磷脂为SFT制备得到的样品,h5o值为41.8cm,使用OT为SFT时,制备得到的样品的h5o则为36.2 cm.样品SPW-11-PVA的机械撞击感度最低,h5o值为59.7 cm.
推荐文章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机械撞击感度
撞击感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包覆钝感的探索
物理化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
钝感
包覆
机械撞击感度
粒径和晶形对ε-HNIW感度的影响
物理化学
六硝基氮杂异伍兹烷
HNIW
溶剂-反溶剂重结晶
粒径
晶形
机械感度
热分解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机械撞击感度
撞击感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分子包覆ε-HNIW方法对样品机械撞击感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包覆方法 ε-HNIW SFT 界面性质 撞击感度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564.4
字数 34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05.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韶华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3 435 12.0 17.0
2 松全才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208 8.0 14.0
3 王伟 6 40 2.0 6.0
4 吴秀梅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用化学
包覆方法
ε-HNIW
SFT
界面性质
撞击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009-6094
11-4537/X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77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8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58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