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咸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推荐文章
东川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
东川
生态环境
建设
泥石流
治理
山西绛县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途径
废弃矿山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途径
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城市
生态城市
生态环境
良性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旱涝碱咸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排洪排涝排咸 开发利用地下水 咸水灌溉 增大降雨入渗 引蓄河水回灌补源 华北平原
年,卷(期) 2005,(z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水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1
字数 4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683.2005.z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生 30 234 8.0 14.0
2 陈秀玲 16 197 6.0 14.0
3 范振铎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排洪排涝排咸
开发利用地下水
咸水灌溉
增大降雨入渗
引蓄河水回灌补源
华北平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