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酸-碱脱灰处理对鹤壁、淮南和靖远煤的有机组成、表面性质以及成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脱灰处理后煤质特性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灰分下降,水分增加,挥发分降低,总碳量和芳香碳增加;氧的质量分数下降,酚羟基氧质量分数增加;硫的质量分数降低.酸-碱脱灰处理后煤的成浆性明显变差,在煤粒度分布、分散剂种类和用量相同时,脱灰处理使鹤壁、淮南、靖远三种煤成浆的定黏(1 000 mPa·s)浓度,分别比相应原煤下降了4.6%,6.6%和4.4%.进一步研究表明,经酸-碱脱灰处理,上述3种煤对所用4种分散剂的吸附量都明显增加,煤粒的Zeta电位也明显增加.酸-碱脱灰处理使研究用煤的成浆性变差,主要是由于煤的有机组成和表面性质变化引起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水煤浆分散剂与煤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研究Ⅶ 酸碱脱灰处理煤的性质变化及其对成浆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酸-碱脱灰 表面性质 水煤浆 分散剂 成浆性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53
字数 4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5.02.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碱脱灰
表面性质
水煤浆
分散剂
成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