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低值的地产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可行性,选用了亚甲蓝、中性红、吖啶橙3种染料,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如吸附剂量、染料浓度、吸附剂粒径、pH值、吸附时间等,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大于4,3种染料去除率高.吸附在12h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或Freundlich模式,吸附过程符合Lan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由此表明甘蓝皮是一种优良的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生物材料.
推荐文章
莴苣皮生物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生物吸附
阳离子染料
亚甲蓝
亮甲酚兰
中性红
莴苣皮
广西红壤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红壤
吸附
阳离子染料
广西红壤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红壤
吸附
阳离子染料
柚子皮活性炭对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柚子皮活性炭(PPAC)
阳离子染料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的阳离子染料
来源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甘蓝皮 生物吸附 阳离子染料 亚甲蓝 中性红 吖啶橙
年,卷(期) 2005,(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23.2005.z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小平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61 2027 23.0 33.0
2 龚仁敏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7 421 12.0 20.0
3 刘慧君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1 330 10.0 18.0
4 孙影芝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8 214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36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3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2(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3(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5(5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皮
生物吸附
阳离子染料
亚甲蓝
中性红
吖啶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环境科学
月刊
1000-6923
11-2201/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2-5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5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7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