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心肌缺血发作的初始心率(IT)、最高心率(HMIT)、最低心率(LMIT)、持续时间(TMI)和ST段最大位移(STM)以及24h总缺血阵数(TIN)、时间(TIT)和ST段压低幅度,并计算心肌缺血阈变异度(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24例中ST-T改变960阵次,其中768阵次属SMI,192阵次为有症状心肌缺血(SYMI);SMI发作86.98%与活动有关;SMI日间发作多于夜间,以上午(6:00~12:00)为发作高峰期,占全天发作的41.93%,夜间心肌缺血阈值(IT)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混合型心肌缺血的IT显著低于单纯型心肌缺血.结论DCG是临床上监测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探讨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QTc间期
预测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心电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发作规律 心肌缺血阈 动态心电图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740.2005.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丽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心电图室 8 27 4.0 5.0
2 谭泳梅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心电图室 12 40 4.0 6.0
3 王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心电图室 5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发作规律
心肌缺血阈
动态心电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心电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740
32-1857/R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