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氧化-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钴含量的铁酸盐.不同反应时间样品的IR和XRD谱图分析表明,富铁铁酸钴是通过中间体绿锈形成的.通过调节初始溶液中Co/Fe比(Co/Fe分别为:1/20、1/15、1/10、1/7、1/5、1/3)合成了钴含量分别为Co/Fe=0.05、0.06、0.08、0.12、0.17、0.18的富铁铁酸钴,并通过XRD和化学测定分析了上述铁酸盐的化学计量和结构,并结合Mossbauer谱进一步分析了产物形成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随初始溶液中钴含量的增加,钴在尖晶石结构中占据八面体空隙中Fe3+的位置,且钴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游离于绿锈结构以外的钴的化合物中包含了非磁性Fe(Ⅲ)的氧化物.
推荐文章
铁酸钴纳米晶的低温合成、谱学表征及磁性
铁酸钴
低温合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磁性
铁酸钴/钛酸钡多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多铁性材料
溶胶-凝胶法
磁滞回线
电滞回线
复合材料
超声波化学法合成纳米铁酸钴粉末
无机非金属材料
超声波化学
纳米材料
CoFe2O4
碳包铁钴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能表征
碳包铁钴合金
纳米粒子
烷烃回流
磁滞回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铁铁酸钴的室温合成和Mossbauer表征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铁酸钴 氧化-沉淀 机理 Mossbauer谱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9-10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32
字数 31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5.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51 2547 23.0 47.0
2 杨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4 304 6.0 17.0
3 邓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 152 7.0 11.0
4 戴玉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2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酸钴
氧化-沉淀
机理
Mossbauer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