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角度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的电生理作用.采用自制电极同步记录在体犬左室三层心肌细胞的单向动作电位(MAP),观察静脉注射L-THP前后动作电位时程(APD)、振幅(APA)、TDR及各层心肌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 结果:应用L-THP后三层心肌的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均延长(内、中、外层心肌分别为189.67±23.29 ms vs 182.83±23.70 ms、194.67±24.12 ms vs 192.17±24.49 ms 和185.08±24.53 ms vs 173.42±22.06 ms,P均<0.01),内、外层心肌ERP显著增加(分别为164.54±20.53 ms vs 159.08±20.08 ms、161.60±21.28 ms vs 150.99±18.93 ms,P<0.01)、TDR降低(9.58±2.94 ms vs 18.75±3.77 ms,P<0.01),对APA无明显影响. 结论:L-THP降低心室肌的TDR,延长心室内、外膜心肌细胞的ERP.
推荐文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肌梗死
急性病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心性
跨壁复极离散度
他汀类药物对急诊PCI术后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他汀
心肌梗死
急诊PCI
跨壁复极离散度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心肌复极时间和不应期离散度的致心律失常机制研究
不应期
复极
跨室壁离散
维拉帕米
心力衰竭
心肌
跨室壁复极离散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跨室壁复极离散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氢巴马汀对在体犬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四氢巴马汀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单向动作电位 心律失常,室性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3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1.3+8|R972.+2|R541.7
字数 19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生理学
四氢巴马汀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单向动作电位
心律失常,室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