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弄清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影响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进行随访的已安置起搏器的病人57例,按起搏方式分为生理生起搏组(n=23例)和非生理性起搏组(n=34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非生理性起搏组BNP浓度高于生理性起搏组和组照组[(89.34±25.11)pg/ml vs(56.33±47.62)pg/ml,(30.35±8.51)pg/ml,P均<0.01];生理性起搏组BNP浓度高于对组照组(P<0.01);非生理性起搏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生理性起搏组及对照组[(0.44±0.12)vs(0.56±0.07),(0.65±0.10),P均<0.01),生理性起搏组EF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会引起BNP升高,尤以非生理起搏最明显,此与心功能水平有关.
推荐文章
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人工
心律失常
窦房结
综合征
心肌病,肥大性
生理性起搏的研究进展
生理性起搏
起搏器
综述
生理性与非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颤及心功能的影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生理性起搏
心房纤颤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生理性起搏与生理性起搏患者血浆脑钠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起搏 脑钠素 心功能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1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5.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永光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13 78 5.0 8.0
2 李睿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21 71 4.0 7.0
3 胡成林 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起搏
脑钠素
心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