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表面活性剂S,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A,甲苯为油相O的微乳体系中,用两相体系法制备了纳米Fe2O3,根据对不同组成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发现在V(A)/V(O)=0.25与m(A)/m(S)=1.50时,该微乳体系具有最大加溶水量. 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对胶粒萃取率的影响,当pH值为2.0~2.8时,Fe(OH)3胶粒在油相中的萃取率达近100%,用粒度分析、热重分析、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非晶态、窄粒度分布的纳米Fe2O3,最可几粒径为17.1 nm,其H2-TPR还原峰温明显低于普通Fe2O3的,其粉体前驱主要成分为FeOOH,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经由Fe3O4转化为Fe2O3,继续升高温度后,团聚现象明显,最佳的焙烧温度为400 ℃.
推荐文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张力的研究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浓度
临界胶束浓度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降解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乳液体系中无机盐的作用规律
微乳液
相变
最佳盐度
混合无机盐
效率参数
预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助尿素共沉淀制备超细铜铬黑颜料
化学共沉淀法
尿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铜铬黑
粒径
着色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乳体系制备纳米Fe2O3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微乳 电导率 萃取率 纳米Fe2O3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9-13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2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5.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运来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 33 242 8.0 13.0
2 鲍改玲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 41 752 16.0 26.0
3 翟赟璞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 2 8 2.0 2.0
4 王莹利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乳
电导率
萃取率
纳米Fe2O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